新闻播报
新闻播报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播报 > 正文

服装系教师开展科研诚信与科研伦理专题学习活动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04日 12:07 点击数:

为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提升教师的科研伦理意识,规范科研行为,2025年2月26日,服装设计系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以“科研诚信与科研伦理”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科研诚信建设的相关政策,强化教师的学术道德意识,推动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次专题学习活动由服装设计系主任殷冰瑶主持。她结合学校科研处下发的学习资料对科研伦理与科研诚信的内涵都进行了深入解读。通过引用大量实际案例,分析了科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及其危害,并强调了遵守科研伦理的重要性。她表示,在服装领域中,从材料选择到设计创新,再到制作工艺,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遵循科学、公正、诚信的原则。

随后,服装系的几位教师分别就各自的研究领域与研究实例,分享了各自的学习心得。

王潇祎老师认为,科研诚信与伦理是科技创新的生命线,需以敬畏之心筑牢制度红线与道德底线。国家“法律-规范-监督”三级体系构建闭环管理,典型案例警示数据造假与伦理失范的毁灭性代价。同时,从数据双签核验到区块链存证,全流程风险防控须转化为可落地的技术性操作规范。 并且学术监督需强化跨部门惩戒联动,建立“个人承诺-机构审查-终身追责”的刚性约束机制。最后,作为科研工作者,应主动担当诚信文化的践行者,让每项成果经得起历史与伦理的双重检验。

李桂荣老师认为科研不仅追求知识,更需遵循道德准则。这要求我们恪守真实、准确、负责任的科研态度,避免任何形式的不端行为。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要对数据和成果的真实性负责,对学术共同体和社会负责。

关卓老师认为科研诚信与科研伦理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和生命线。它们不仅是我们工作的基础和准则,更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底线和原则。同时认识到维护科研生态环境的纯洁性和严肃性的重要性。

杨宝娟老师:“通过学习科研诚信,深感责任重大。科研不仅是探索真理,更是坚守道德底线。诚信是学术研究的基石,任何虚假行为都会破坏学术生态,损害教育事业。今后,将秉持严谨态度,坚守诚信原则,为学术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也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刘玉姗老师: “通过学习科研诚信和科研伦理的相关资料,深刻认识到其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学术尊严不仅镌刻在论文扉页,更应流淌于每个科研细节之中。守护科研诚信不仅需要制度约束,更需要学者内心的敬畏。”

于丹老师:“通过系统学习科研诚信与伦理规范,深刻认识到学术研究必须以真实、严谨为基石。科研工作者应恪守数据真实性原则,杜绝篡改、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正确标注引用来源,维护学术共同体信任。作为高校教师,更需在指导学生过程中贯彻学术规范,构建平等协作的师生关系。面对基因编辑、AI等新兴技术,必须将诚信置于研究首位。未来将以身作则,将科研诚信内化为学术本能,用负责任的研究推动专业进步与社会发展。”

曲彦臻老师认为,科研诚信不仅是学术规范的要求,更是科学精神的本质体现,教师的使命是探索真理,只有将诚信内化为学术信仰,以敬畏之心对待科研,才能真正践行科学精神。

科研诚信与伦理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未来,服装设计系将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定期开展相关培训与研讨活动,建立健全科研诚信监督机制,确保科研工作始终在规范、健康的轨道上运行。同时,系里也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以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此次专题学习活动在教师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争做科研诚信的践行者和守护者,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